【學生投稿x校園讀書會】卡謬的荒謬哲學 -西西弗斯的神話

write-for-uge

撰文:謝善恆,哲學系二年級生。


卡謬的荒謬哲學 – 西西弗斯的神話

WTW_7194WTW_7146

中大通識教育部舉辦了一場講座,內容是關於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卡謬的《西西弗斯之神話》。王劍凡老師在講座中非常精闢地引導聽眾一步一步走進卡謬的荒謬哲學之中,並告訴我們,卡謬是如何相信我們在這荒謬的世界中可以活下去。

在短短兩小時的講座中,王老師非常簡潔地總結了卡謬的荒謬哲學,開宗明義地說明了荒謬哲學並不是一種悲觀的哲學思想,而認為卡謬口中的西西弗斯的故事是悲觀的,是不仔細閱讀的後果。講座中提及了幾點關於卡謬哲學的重點,是對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卡謬非常重要的。第一點是生存的意志與絕望,在卡謬的哲學中是同時存在的。若果對生存沒有一種意志及堅持,人是不會感到絕望的。

試想想,人生中的荒謬感是從何而來?當我們每日營營役役地過自己的生活,但在某一個時刻突然反思種種人生的價值,到頭來是如何可能在這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有意義的時候,荒謬感就會倏然而至。而當我們無法為這種感覺帶來一種理性上的解答,加上遇上挫折的時候,人生便會變得絕望。另一點是關於荒謬的本質。卡謬認為荒謬是世界與人生的必然關係,即代表荒謬是必然存在的。人在生命中不斷追求,然而世界卻不對這些追求的吶喊給出合理的回應,這便是人生的荒謬,任何將荒謬「消解」的嘗試,於卡謬看來,都是徒勞的。最後一點是卡謬給荒謬給出的答案:「沒有訴求而生活」。卡謬認為,荒謬最大的原因是死亡,所以自殺必不是解決人生荒謬的答案。 他認為人應該忠於荒謬,反對哲學上的自殺跟形軀上的自殺。遇上荒謬而拒絕荒謬,這種反抗,正正是卡謬對荒謬開出的藥方。反抗跟荒謬,是一體兩面,人生必然有荒謬,而我們必然須以反抗作為答案。

WTW_7261WTW_7247

在講座後,最引發我反思的地方是王老師說,卡謬對人生荒謬的答案,並不是單純的勇敢面對(某些人甚至認為卡謬的解答是一種「阿Q精神」),而是一種心境的轉換。對於王老師這種說法,我起初是有所保留的。雖然我不覺得卡謬筆下的西西弗斯是自我欺騙,甚或他的作品帶出的,是一種精神治療法,但我最初理解卡謬的時候,亦不覺得他的說法比其他哲學家的說法好。試問我們如何可以在明白荒謬是人生和世界碰撞後的必然後果後,突然接受起人生的荒謬來?雖然正如王老師提及:懲罰對受罰者的效用,是在於受罰者認為該懲罰是一種懲罰而受苦,而當受罰者不再覺得該懲罰是一種懲罰後,所有苦痛都會頓然消失。但人生的「懲罰」,正是將我們認為有意義的東西抽空其意義,我們如何可能突然接受(brute acceptance)這樣的說法作為對荒謬的解答?

為卡謬辯護的人,可能會說:卡謬,正如他否認自己是個哲學家,提出並不是一種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相反,他是作為一個作家,用最真切的文字,將人生的必然荒謬,深刻地勾劃出來。這種說法並非不好,卡謬的確是以小說及劇本的文學形式,將荒謬感呈現在讀者眼前。可是,以這種說法解釋卡謬的哲學重要性,似乎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卡謬之所以成功,並不單單因著對荒謬的描述。若果他只是單純地告訴了讀者甚麼是荒謬,他的作品只是將我們每人每日都會有的感受重新包裝。於我看來,卡謬的重要性,正正是他的文字作為一種實踐哲學的力量。

WTW_7273WTW_7226

的確,明白了人生荒謬的來源,以及荒謬的「不可解決」的特質後,我們似乎無法從這感覺中逃離出來。卡謬的「解答」,並不旨在告訴我們,人生的荒謬是可以被「解決」的。正如王老師提及,很多時候人感到人生荒謬,並不是因為認為人生沒有意義,而是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沒有訴求而生活」-卡謬透過西西弗斯的故事所帶出的答案,並不旨在教讀者一步一步脫離荒謬,而是要用最真切的文字肯定荒謬,教讀者得到忠實面對(confront)荒謬的力量,而這正是在我心目中卡謬的作品所做到的事。卡謬的文字表達的實踐哲學,並不在於給出一實踐的方法,而是在於賦予讀者有實踐的動力,尤其當理性思考在荒謬前變得無力的時候。

(此文章為回應大學通識教育部主辦校園讀書會「在荒謬的世界活出意義 - 卡謬《西西弗斯之神話》」而作。)

unspecifi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