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好基礎課程】體驗種植,體驗經典──李明博士的天台種植課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李明(Kenneth)精心設計他的「與自然對話」課,不只會帶同學閱覽經典,還會帶同學參與天台種植,就在崇基學院許讓成樓的天台。基礎課程研讀中西古今經典,如何和種植產生連結?今次「如何讀好基礎課程」就請Kenneth和大家談談城市耕種和經典如何共生共存。

───────────────────────

大通報:最初為何會在天台種植,後來更變成你「與自然對話」教學的一部分?

Kenneth:其實一開始是興趣。那時在通識教育部工作了兩年,留意到天台的空間,覺得很有潛質發展成農圃,就開始和其他同事在此種植。我一邊種,一邊教「與自然對話」,發現自己在種植中體驗到的東西,其實和課程文本的內容很有關係,所以靈機一觸想透過天台種植令同學更理解文本的內容。

大通報:種植的興趣是從何而來?

Kenneth:我本身對生物、種植都很有興趣。我本科是讀生物的,畢業論文是關於植物鑑定;碩士就在中醫中藥研究所的一個實驗室做研究,做藥材的基因鑑定,那時我會跑到香港各個山頭去辨認植物和採藥;後來博士的研究都是和藥材有關。

至於落手落腳參與種植,是在許讓成樓的天台開始。我在嘉道理農場上了「城市農夫」的課,實踐之下發現「咦,真的能種出來!」,就開始在不同地方,例如家中、辦公室中種植,興趣愈來愈大。

大通報:對香港人來說,蔬果很容易就能買到,種植好像是很遠的事情,對你而言,種植有何意義?

Kenneth: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們不需要種植,尤其是在香港這種商業城市,這也是不少同學的想法。

的確,同學都有科普的知識,知道泥土會長出綠樹,知道人是活於自然,知道人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要進食。但是,人和自然的連結是什麼呢?要真正的「明白」,不能單靠科普教學,而是需要體會。在課堂中無論你如何仔細形容,「你看泥土是多麼柔軟」、「毛蟲在手中蠕動是癢癢的」,都不能達到那種「明白」,一定要經過體驗,才能真正認識。

例如在廿四節氣中,人應該相應做些什麼?什麼叫做時令蔬菜?城市人沒有時令概念,但是在種植中是十分明顯的。少數同學知道冬天適合食葉菜,夏天適合食瓜豆,但很多同學都沒有為意。城市人和自然界慢慢割裂。試想想,很久以前人類由耕種獲得食物,而城市人的食物來自超市,我們很少會追問,超市的食物從何而來,食物生產的過程有多少環境成本,當中又涉及什麼道德考慮?

現在商業中有很多浪費的情況,例如外表上有些缺憾的農產品,就已經不會出售,直接當垃圾棄掉。而實際耕作中,我們會看到植物並不是像超市的貨品一樣完美,會有大有小、有直有彎、菜葉上會有蟲蛀等等。如果這種狀況叫做「自然」,而超市的貨品卻沒有蟲蛀和瑕疵,其中必定牽涉一些人為的程序。

再追問下去,農產品貿易中會有勞工的剝削,商業化農業活動會牽涉龐大的碳足跡。例如由土耳其老遠運來一個無花果,飛機運輸已經造成不少浪費。這些議題我們可能沒有為意,但當我們親身接觸到泥土,了解自然環境是如何支撐一個社會,我們的眼界就會開闊一點。

大通報:那學生在天台的學習中會經歷到什麼?和課堂的學習有何分別?

Kenneth:學生在課堂中會討論經典文本,例如Rachel Carson、Charles Darwin和James Watson的文章。文本的討論主要依靠語言、文字、圖像或短片的表達,我們會用一些反思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理性討論。無疑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單靠討論,建立出來的想法難免會像空中樓閣。如果要緊貼生活,就要通過體驗,把概念連繫到一個真實環境,和日常生活掛勾,這樣討論才會有價值。

天台種植是自願參與的,不少同學都喜歡這個活動。他要在學期初要完成溝泥播種,中間要栽培作物,最後收成。我希望同學是可以品嚐到自己的收穫。比較容易種的是菜心,容易打理,亦不用太長時間去生長,與學期的長度相若。

經過落手落腳種植的過程,我們會更加明白文本中提到的兩難局面。例如有一年天台有很多螞蟻,這些蟻會咬人,還會留下一些小疤痕。我和幾位老師就很煩惱──該如何處理這些螞蟻?我們擔心同學會被蟻咬,最好就在同學接觸之前就把蟻患處理好。但因為我們是有機種植,不希望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劑,我們花了不少心思都無法杜絕蟻患。

最後同學上天台課的時候,蟻患依然存在。但原來這並不是壞事──同學親眼看到我拿起作物,稍為撩動這些螞蟻窩,螞蟻蜂擁而出的畫面。這是一個好機會讓同學思考:如果我們不用化學劑,可以怎樣去處理這個真實的「蟲害」?

當你身處於一個真實的困局,你又會如何去選擇呢?天台種植只是幾盆的農作物,當一整塊田都出現蟻患,你又會如何處理?這個討論最後又會回到文本,我們會用不同的眼光重新反思Rachel Carson的文本在《寂靜的春天》的年代,農業使用大量的除草劑和除蟲劑,化學品的確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這是不是最好呢?環境成本、人類健康成本又該如何平衡?透過這個體驗,同學更易明白現實問題的複雜性,不會個個變成「聖人」,永遠站在道德高地:「當然不要用化學劑!」「化學劑是不好的!」,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讓同學更明白正反意見的立場。

大通報:除了反思,在種植中體會不同的觸感,收穫應該很豐富吧!

Kenneth:對不少同學來說,還很刺激。例如遇到曱甴,有些同學就很害怕。回想起我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就會玩曱甴。所以聽到有人說害怕曱甴,我就會想,是曱甴怕人才對!

除了曱甴,有些同學見到泥土中的蚯蚓,會很害怕。但是,蚯蚓又不咬人,蠕動又慢,有什麼好怕?還有青菜上的菜蟲,擺上手掌,其實挺可愛的。平日大家一見到蟲就會跑走,沒有閒暇去細看,天台課是一個好機會。擺上掌心,感受一下牠在手心爬動、痕癢的觸感,看看牠的樣子,亦是與自然對話。

年輕人本來對生物很好奇,有些中小學的課堂都會鼓勵接觸自然,但同學長大了,見到蟲好像見到異形,失去了好奇心。教育為何反而令學生失去對自然探究的心?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大通報:幾年來天台出產過什麼作物?

Kenneth:很多種類呢!最開始種的是甜菜頭和菠菜,亦種過豆角、荷蘭豆、甜豆、黃薑,還有好多不同的菜,菜心、白菜、生菜、日本蘿蔔仔、甘荀、西芹等等。我個人的宗旨是「不種不能吃的」,辛苦耕耘完當然要好好品嚐一下!我喜歡下廚,所以亦喜歡種香草。

大通報:建設這個天台園圃,需要很多資源嗎?

Kenneth:天台的物料大部分都是回收得來的。我們去撿了一些發泡膠箱,例如是餐廳用來運菜的箱,運完菜就當作垃圾,我們就會撿回來用,清潔一下,在發泡膠箱下面開幾個孔,加上過濾器和泥土就可以種植。我們亦有些桌子和椅子,是考試及註冊組放出來的舊傢俱。還有一些放在發泡膠箱下的卡板,是學校工程完結時棄置的,我們就會搬回來。

想想看,天台種植慢慢變成了一個小社區,例如我們會聯繫物業管理處的同事,看看有什麼物資可以用;同學又會去餐廳取咖啡渣用作肥料。社區中有一個種植的地方,慢慢會成為一個凝聚點,把社區中分散的「點」連結,成為一個溝通的網絡。天台農圃還使我們認識了許讓成樓和附近的其他部門的同事,一同參與種植。

大通報:有沒有一些話想和沒有機會上天台課的同學分享?

Kenneth:其實天台種植的重點並不在於作物,而在於和自然相處的精神和態度。沒有機會上天台課的同學,看完這個訪問,可以試試重新欣賞種植所帶出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一下食物的來源和背後的道德爭議。想要真正的欣賞到的話,大家不能只看文章和資料,因為正如之前所說,種植需要感受,是無法言說的。如果沒有機會在「與自然對話」參與種植,亦可以試試去參加不同的社區農圃,或者到其他有心的機構,例如嘉道理農場體驗種植。

大通報:這個天台農圃有什麼未來動向呢?

Kenneth:這個學期天台正在做防水工程,所以我們暫停了天台課。工程後我們會構建一個新的天台農圃。以前的農圃是我們幾個同事搭建,有一點混亂。防水工程完成後,我們會重新規劃天台農圃。我們向大學申請了一筆資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較有系統的天台農圃,透過體驗種植幫助同學更了解「與自然對話」和「與人文對話」兩科文本的觀點。

「與人文對話」中都會談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例如心經「互即互入」和馬克思「異化勞動」。同學親身耕作,體驗自然界中人與萬物以至萬物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人在感受耕作苦樂的同時亦可品嚐收成,大概就是理想的勞動。勞力的成果是真正屬於農夫的,這個體驗是和到超市中買農產品完全不同的。

討論人和社會關係的時候,還可推展到一個問題:「香港能否有本地農業?」是否一定在新界農地?樓宇的天台可以利用嗎?城市規劃上該如何安排?像我之前說,天台種植有凝聚社區的作用,我們的社區都可以建立這些凝聚點,很多交流都可以發生,讓城市的孩子重新接觸自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