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投稿】內地高校通識教育初探

撰文:劉泫岑(專業會計學二年級)、朱晨希(專業會計學二年級)、齊東航(經濟學二年級)

編者按:在大學通識教育部基礎課程講師吳俊博士指導下,劉泫岑、朱晨希和齊東航於去年暑假走訪北京多所學府,並完成了以下這個有關內地高等院校通識教育發展的考察報告。

一、前言

近年內地掀起通識教育發展的熱潮,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學府已設立通識課,然而普通本科院校對通識課的概念仍然模糊。為了理解內地高等院校通識教育情況,我們就以此為題,於2018年暑假,受聯合書院陳曾燾博士中國內地考察獎學金資助之下,在北京多所著名學府走訪師生。是次研究主要通過問卷及訪談的形式接觸學生和老師這兩個與通識教育密切相關的群體,再結合我們的個人經驗,希望以點帶面地了解內地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情況,同時加深我們自身對通識教育的理解與感悟。

 

二、問卷調查

2.1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的主要調查對象是內地本科院校的學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等多所院校的教育學、心理學、外語、管理學、機械工程等數十類專業的學生,年級跨度為一年級至四年級,樣本量為276個。調查於2018年6月27日至7月4日之間進行,通過發放紙質問卷及電子問卷的方式進行非概率抽樣調查。

2.2 問卷結果

綜合所有問卷,各高校教學以80人以上大型課程為主,40-80人的中型課程占其次,小型課程限於教師資源配置而較少(見圖1);課程內容方面,選擇人文學科(如中國古典詩詞鑒賞等)、綜合素養(如中國傳統飲食、健康與養生等)、自然科學類(如人類生存發展與核科學等)的學生人數依次為前三(見圖2),分別佔約33%、30%及15%。授課形式以學分授課為主(占47%);輔以專家講座/實踐活動等其他形式(分別占26%/19%)。

隨著高校通識教育的推廣,大部分學生對通識教育持積極支持態度。絕大部分學生贊同開展通識教育,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對此保持高度樂觀;僅有少部分學生認為通識課教育「沒有什麼必要」,且多出現在二年級和三年及級的學生中(見圖3)。

對於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通過設計問卷,期望從學生對科目難度、作業量、對通識課態度、課上及課後用時等七個問題的反饋上,得到學生對通識課瞭解及重視程度的差異情況。經統計分析,各年級學生對本校通識課滿意度平均為「還算滿意」;課上以及課後用時相對較少,且隨年級升高遞減。總體而言,學生在通識課程學習中用時偏低(見表1),體現了學生對通識教育重視度仍然不足。

 

三、 教師訪談

為進一步瞭解情況,本小組邀請了北京大學的三位老師進行訪談。

李永軍教授開設公共政策相關課程(注:該類課程為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專業課,亦為通識課)。雖然該課程對全校開放,但修讀該課程的學生仍主要局限於本專業。課程多採取大班(80人)教學形式,雖然利於管理,但不利於老師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課堂積極性低,反饋不及時。在學生成績評定方面,以傳統的課堂演講、期中及期末考試成績三項為標準。

在訪談中,我們特別就「書院制」咨詢了李教授的意見。一來是因為在香港中文大學,書院是大學通識教育的重要構成元素;我們有一定的切身感受,同時對於北大「元培學院」這一久負盛名而又實行類似「書院制」的學院充滿好奇而又不甚瞭解。針對這個問題,李教授認為,內地高校對書院制度、通識教育的嘗試任重道遠。他表示,內地高校受蘇聯影響,實行學院—學系—班級模式,是推廣書院制的障礙,且高校更注重培養「專才」而非「全才」。改革開放以來,通識教育改革試點部分取得成效,但總體而言並不樂觀;倘若貿然將書院制大範圍推廣,不僅易使得校方管理混亂,而且新舊制度的衝突往往給新興事物「落地生根」帶來阻力,為書院制度本身帶來負面影響。目前,內地通識教育發展時間較短,故李教授對此抱觀望態度。同樣,出於以上種種原因,內地各大院校對發展通識教育也仍有顧慮,試驗收效也不盡人意。就北大元培學院而言,招生歷時十六載,收生分數線在北大範圍內也數佼佼,畢業生優質理所應當,很難看出是書院培養了人才,還是學生本身就是人才——畢竟,短期內很難量化書院制的作用。他最後表示,綜合而言書院制度及通識教育的推廣仍要不斷摸索。

梅申友教授負責英語教學工作,講授英美詩歌(該詩歌課程為北京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選修課程),也給海外留學生講授中國古典詩詞。梅老師多採取中小班(30人左右)教學的方式,而且校方正嘗試推進小班教學。梅老師表示,瞭解學生需求是通識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通識教育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反饋,並合理安排課程和作業量,使學生儘量不要「功利化選課」。近年來,北大提高了通識課的專業性和難度,希望以此提高學生對通識課的重視程度。梅老師對書院制的推廣比較樂觀。他認為,書院製雖有爭議,但仍具試點價值。梅老師最後表示,非專業的知識對於學生未來發展的幫助不可小覷,內地高校近年來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將更加有利於培養全方位的人才。通識課教育的探究亦須不輟進行。

王東敏教授是北大太極課教練(注:太極課為北大開設的體育課之一,兼有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我們從訪談中得知北大對於太極此類傳統運動的重視:北大規定所有男性本科生必須在畢業之前修讀一個學期的太極課,對女性學生不作硬性要求。起初,部分學生對此科興趣寥寥;但經過教學後,大部分學生產生了對太極及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興趣。王老師表示,為了學分與成績,學生不得不認真對待;但也不乏有興趣濃厚的學生。同時,學校也為支持學生而組織了相關的太極社團。

 

四、 討論與反思

4.1 本組成員和受訪學生對「通識教育」定義理解各有不同

在小組調查過程中,始終有一個問題存在於所有環節內:在本小組對內地師生進行調查訪問之前,我們兩者間是否已經存在有一個清晰且相同的,對於通識教育的定義呢?事實似乎並不樂觀。本小組成員對通識教育的理解多源於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general education),並以此作為默認的模型,與內地通識教育模式進行對比。首先,小組成員對於通識教育瞭解並不全面,確實很難用自己的話給「通識教育」下個定義,且不同成員對於通識教育定義的理解亦不同。其次,世界上通行的通識教育有兩層含義:「通才教育」(All-round education)和「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可上溯中國先秦「六藝」和希臘「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1]。現多以美國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實行的通識教育模式為圭臬,即使國內高校通識教育改革方向是「向美看齊」,但是通識教育理念亦不同。我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一般包括公共必修課和通識選修課兩大部分,公共必修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數學、計算機和體育等等。但是公共必修課並沒有「全面體現通識教育理念」(龐,2009)。最後,受此教育的高校學生便被影響,對於通識教育的理解亦趨於模糊。通過和學生交流以及問卷結果得知,雙方(本組成員和受訪學生)對於通識教育理解存在差異,部分受訪學生表示並不清楚關於該校「通識教育」的事情。

4.2 高校教師對「通識教育」瞭解與理解各有不同

僅就教師訪談結果來看,顯然通識教育的概念對不同專業的教授而言並不相同。也就是說,許多高校教師尚未就通識教育的理念達成較高程度的共識。這不僅源於內地高校注重專業學術研究的傳統,也與內地通識教育發展情況有關。經調查,只有少數直接從事本科教育的管理者與研究人員對通識教育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能夠以理念角度認識其根本內涵;大部分教師仍然是通過文化教育,媒體等途徑,或是在開設通選課時才瞭解到這一概念(龐,2009)。 由於發展不完善,多數高校未單獨對通識教育目標進行專門闡述,教師對通識教育的理解大多浮於字面含義,未能將其上升到教育理念的高度。這一現象某種程度限制了通識教育在內地高校的推廣與發展,也反映出推廣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4.3 反思

撇開以上諸多客觀條件,本次調查中仍存在遺憾。在設計問卷時,我們未能使其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的主觀評價;問卷調查的形式也較難觸及學生真實感受,因此獲得的結論還存在一定片面性。即便如此,這次調查也為我們對通識教育的理解打開了新的思路。無論是學生自身素質差異造成對通識教育理解的不同,或是教師層面存在的對通識教育發展的分歧,雖然呈現出通識教育發展的遺憾,其中的探索與嘗試無疑也是新事物發展初期不可或缺的價值來源。前人的調查也體現了這一點。本次調查固然存在有遺憾,但長遠看來,這些遺憾也激勵了我們繼續對通識教育做更進一步探究,為我們的前進指明了新的方向。

作為一次從學生視角看內地通識教育發展的嘗試,我們在收穫許多感悟的同時,也發現其中不少客觀或主觀的局限。大陸高校通識教育甫開新路,即便是身在其中者也難免偶而迷惘;作為學生的我們,也僅能夠通過自己的手眼,從不一樣的角度嘗試另一種探索,或許也能夠開拓新的思路,為思考拓寬一道空間。

 

表 1 各年級學生調查結果比較

                難度        作業量        學校幫助        自我提升 課上用時  課後用時
一年級
平均值 4.50 4.44 4.25 4.35 2.84h 1.14h
標準差  (1.21) (1.16) (1.16) (1.10)
二年級
平均值 4.18 4.08 3.94 4.06 2.78h 1.69h
標準差 (1.29) (1.02) (1.21) (1.19)
三年級及四年級
平均值 4.00 3.94 3.77 3.84 0.67h 0.67h
標準差 (1.41) (0.93) (1.26) (1.21)

各個問題提供了從不滿意(1分)到很滿意(6分)六個選項,將學生得分總結統計後得到以上相應結果(取兩位小數);三年級與四年級由於樣本相對較少,且差異不大,故合為一項進行分析。從結果而言,各年級學生對課業難度、作業量的評價及課上、課下總用時都呈現遞減趨勢,體現各年級學生對通識教育的理解與重視程度有所差異,整體尚在較為初期的階段。

本次小組考察是在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吳俊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的,我們衷心感謝吳俊博士對我們的支持與肯定!此外,本次小組考察獲得了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陳曾燾博士中國內地考察獎學金的資助,在此向陳曾燾博士致以誠摯感謝!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通識教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通識教育

龐海芍, & Apabi. (2009). 通識教育 : 困境與希望 (第1版 ed.). 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gs-fb-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