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系列】第五講:如何建構可持續的未來 (2020-06-30)

可持續發展的反思與展望──「如何建構可持續的未來」網上講座記錄摘要

撰文:吳騫桐(《大通報》學生記者)

許碧琪小姐、黎芷婷小姐、林漢明教授、麥君洋小姐、伍美琴教授、黃 洪教授主講。如欲重溫講座,可按此

 

不知不覺,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已來到尾聲。針對疫情所揭示的貧窮、社區規劃及健康問題,在六月三十日舉行的「如何建構可持續的未來」網上第五講邀來ImpactHK項目統籌麥君洋、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黎芷婷同學及食品及營養科學學系許碧琪同學,分享他們的所見所思所學;以及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系主任伍美琴及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與同學一同討論如何在香港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

 

麥小姐:露宿者的困境

「對我來說,露宿者是社會中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群體。而這也是一年前我加入ImpactHK的其中一個原因。」麥小姐說。成立於2017年,ImpactHK乃以露宿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非政府組織,它旨在通過全面的服務計劃,建立香港無家群體的支援網絡。

 

除了短期服務如膳食、住宿、醫療外,ImpactHK提供長期的情緒及就業輔導,「單次服務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一直都在思考,怎樣以長期方案紓解整個貧窮狀況。比如,我們很注重群體,很想告訴露宿者:不單止他自己去面對生活上的問題,而是有整個群體去幫助他。」

(來源:ImapctHK網站)

 

過去幾個月,肺炎疫情快速擴散,麥小姐指組織接收的新個案數目急升。「邊緣群體普遍都是做餐飲、清潔及運輸等行業,本身沒甚麼儲蓄。當經濟差、失業交不到租時,他們好多時要在街上露宿。」

 

防疫背後,牽涉更深層的「健康公義」問題。麥小姐回想,「有一次我與街友聊天,他沒有戴口罩,我問他為何不戴,他說:『我瞓街一向都百毒不侵,我不需要戴口罩。』他其實說得有道理──露宿者連今晚食甚麼、睡哪裏都不知道,他們的衛生條件本來就與常人不同。這亦令我反思健康不平等的問題,其實有知識和能力去保護自己是一種特權。」

 

「又比如,我們常說留家抗疫,但街友們的家在哪裏呢?他們根本沒有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露宿者中的『麥難民』,原本還算是有個室內地方夜晚去坐,但早前疫情嚴竣,連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都關門,關了兩個多星期,迫得他們走投無路。」

 

應對疫病困境,ImpactHK發起緊急住宿計劃,與旅館、教會等協力安排露宿者的臨時住處。「旅館平時只與遊客或外地來的人做生意,露宿者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領域。我會覺得與旅館溝通的合作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教育,讓他們對這個群體有更多理解。」機遇之下,相應挑戰無可避免,「屋內和街外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模式,這是一種新的援助方式,我們需要考慮更多方面,例如露宿者的精神健康、自理能力等等。」

 

麥小姐坦言,自己仍在摸索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但她深信各界合作能長遠解決露宿者問題。「正如我們時常比喻,到底是教他們釣魚,還是給魚他們食呢?相較直接的援助,我相信社福界與商業企業共同的營運模式會帶來更多幫助。當中,理解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對露宿者,還是對香港整體的貧困狀態,理解和思考是實際行動的第一步。」

 

黎小姐:哥本哈根的可持續社區

哥本哈根,乃國際著名的可持續發展城市。過去半年,黎小姐遠赴丹麥交流,對哥本哈根城內環境、社會和經濟三者和諧共生的現象,有一些觀察與心得。

 

就環境方面,哥本哈根是單車友善的國家,擁有普及的單車文化。「過去那個學期,我基本上踩單車就可以去到所有地方,因為城市好細,而且地形平坦。就算遇上惡劣天氣,當地的人還是很喜歡踩單車上班和上學,好少人駕車,那裏的相應配套做得很好,比如單車徑與行人道分得好開,好安全。」

 

除了陸上的碳排放量,哥本哈根亦嚴格控管水下生態。「這城市近海,城中有好多運河,你隔十幾分鐘就會見到一條。政府想將運河變成公共空間,所以這幾年下了不少功夫保持水質清潔。」黎小姐笑言,「每逢夏天天氣很好的時候,人們都會跳進河中,游一會水再上來曬太陽、飲啤酒。」

 

(來源:錄影截圖)

 

此外,哥本哈根盛行有機食品。「當地餐廳會表明所使用的有機食材,人們都很願意付多一點錢買。可能香港超市十件貨品中只有一件是有機食品,但哥本哈根政府規定超市貨源需有一定百份比是出自有機生產,所以有機食品種類很多。」

 

社會方面,哥本哈根具良好的生活質素。「眾所周知,丹麥是高稅率國家,福利制度完善,大部份人都是中產,貧富懸殊情況輕微,社會氣氛較為和諧。」「性別方面,社會強調男女平等,議會中有很多女性議員。同時,當地也很流行由下而上的合作模式,如由市民自發運作的義工組織等,互助溝通的氛圍很強。」經濟方面,哥本哈根佔國內生產總值百份之四十,是極具競爭力與活力的城市。

 

2003年,哥本哈根政府決定以三十至五十年時間,將廢棄工業海港北港打造成可容納四萬名居民的碳中和可持續社區。其擁有四項特點,其一,居民可於五分鐘內以步行、單車或地鐵到達目的地,維持低碳排放;其二,社區使用太陽能和地熱能等潔淨能源;其三,社區利用三面環海的特性,開拓運河,劃分出具獨立文化卻又緊密相連的小社區;其四,社區與市中心的距離極為相近,縮短居民上學與通勤時間。

 

黎小姐進一步說明北港的發展原則。首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北港是有填海工程的,但它按照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準則施工,更會重用發展地鐵時掘出的泥土,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其次,與原有地貌契合,「你不能將社區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抹走它以前的所有痕跡,需要保留原有建築物的特色。比如,相片中的建築物本來是貨櫃,經改裝後雖然變成民居,但仍保持住原有的海港特色,因此你望着它時仍會記得:北港原來是一個海港,它擁有了新的意義。」

 

(來源:錄影截圖)

 

黎小姐強調對可持續發展來說,環境與生活質素同樣重要。「如果居民生活不開心,不喜歡自己的社區,那麼,即使做到零碳排放,它也稱不上一個好社區。我希望大家不要有『可持續發展十分沉悶』的錯覺,當中你其實能好好享受生活。比如,北港就很重視公共空間,希望居民能聚在一起玩。」

 

北港的發展模式無法直接套用到香港,但黎小姐指我們皆能從中反思與學習。例如,社區與城市緊密相連,需配合發展,「比如單車文化,如果城市不流行踩單車,也沒有完善的配套,社區內的人都不會願意踩單車──踩單車不能離開自己社區,為何仍要踩?」又如,善用地貌優勢,「可持續發展不一定要有河、有海。香港有很好的郊區與大自然,我們是否能用它們改善人們的生活質素?」

 

黎小姐總結,長遠而貫徹始終的規劃至為重要。「正如北港計劃長達三十至五十年,我們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建立可持續社區,而當中,可能會有好多因素影響甚至中斷整個計劃。所以事前長遠的規劃,是推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許小姐:健康與消費選擇

除了政策上的社區規劃,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極為重要。從食品及營養科學的角度出發,許小姐提出兩條問題──食物對人體有好壞影響,我們該如何吃得健康?作為消費者,我們該如何配合可持續發展目標來選擇食物?

 

許小姐先解答第一條問題。「食物主要含有五種營養素,分別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他命及礦物質。不同年齡層都有自己的食物金字塔,份量與組成各有不同。為了健康,我們通常建議人們按食物金字塔進食。」

(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網站)

 

緊接,許小姐指出食用豆類、粗糧及蔬果這三類型的食物,能有效達致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大豆為例,豆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豐富。與牛肉相比,一百克大豆有二十克脂肪,大部份都是好的不飽和脂肪,壞的飽和脂肪只佔兩克;相反,一百克牛肉有十五克脂肪,壞的飽和脂肪佔六克。又如蛋白質,一百克大豆有三十五克,而一百克牛肉卻只有二十五克。

 

蛋白質的優劣取決於氨基酸。就肉類與豆類蛋白質的差異,許小姐進一步解釋。她形容蛋白質的組成如拼英文字詞,「我們平時要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拼字,食物界中也有二十種氨基酸,它們能自由組合,砌成不同的蛋白質。當中,有九種人體無法自行生產、需從食物中攝取的必須氨基酸。雖然豆類大多缺少肉類擁有的甲硫氨酸及色氨酸,但只要混合食用含有此氨酸的穀物,就能相互補足,整體來說對我們健康有利。」

 

食用營養豐富的豆類,不但能達致「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3),更能有效「減少不平等」(SDG 10)。「每個人都需要蛋白質,但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無法購買較貴的肉類如雞肉、豬肉、牛肉等。豆類正能成為良好蛋白質來源。圖中可見,一小碟大豆其實已等同一碟蝦、二份一塊豬扒的蛋白質含量。」

 

(來源:錄影截圖)

 

此外,食用豆類亦是「氣候行動」(SDG 13)的重要一環。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能環境友善地增加土壤肥沃度。同時,豆科植物容易種植、農產量多,能解決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糧食危機,達致「減少飢餓」(SDG 2)。

 

許小姐提醒,豆類部份的因子會減低礦物質如維他命K的吸收,所以食用豆類時,我們應嘗試不同的加工及發酵豆製品,也應注意豆類的烹調方式,盡可能吸收豆類的營養。

 

許小姐又以粗糧為例,指我們平日食用精白米,打走的外層糠和胚芽其實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等,「粗糧讓我們重新獲取流失營養素,避免浪費。它雖然缺失異亮氨酸和賴氨酸,但同樣,我們能通過搭配豆類來補足所需蛋白質。」

 

粗糧亦能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問題。「可能有些家庭想省錢,但又想顧及營養,那麼白米之外,蕃薯、南瓜等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豐富的粗糧,其實是便宜又健康的選擇。」

 

另外,許小姐提到蔬果的攝取。蔬果是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維生素等重要營養來源。但據衛生署2016年4月的統計,十八至六十四歲人士中,約八成人每天食用少於五份的蔬果,而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調查,同樣發現一般成人膳食涉入的鈣、鐵和鉀份量不足,容易導致骨質疏鬆、貧血等疾病。

 

增加蔬果食用固然對身體有利,但素食者需特別留意營養均衡。許小姐列出一系列肉類的營養取代品,例如,OMEGA-3脂肪酸多出現於深海魚類,素食取代品為核桃、大豆油等;維他命B12少見於植物性來源,素食者需服用維生素或進食奶蛋製品。她提醒,素食者亦需注意街外食品的烹調方式,「素食餐廳可能會使用大量油鹽去煮加工製品如素雞、素鵝等,所以選擇原型食物會較健康。」

 

最後,許小姐特別提及本地食物銀行的情況。為了方便貯放,現時食物銀行多向基層人士派發含有醃製肉類的罐頭。當中,午餐肉含致癌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她認為派發罐頭的同時也可一併附上蔬果,「比如說,柑橘類的水果具豐富的維他命C,能有效防止亞硝酸胺的形成,減低致癌風險;它們同時含有鉀質,可幫助降低血壓。」她強調,提高蔬果攝取對人體有很好的影響,「現時有『糧友行動』號召街市檔口捐出賣剩的蔬果,我期望,未來會有更多類似行動去減輕香港健康不平等的狀況。」

 

嘉賓討論

 

黃教授先回應麥小姐的分享。他認為相較「露宿者」(street sleepers),以「無家者」(homeless people)指稱更為適合,「用『露宿者』一詞會讓人覺得,只要給他們一個物理上的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從『無家者』的概念出發,你會發現他們是真的是沒有『家』,缺失社會連結和社區接納。」

 

「我們做社工見過好多個案,無家者有工作,他們好辛苦地上樓,卻又很快跌回街頭,周而復始。就好似你不斷救溺,但有很多人不斷從上游衝下來。」黃教授承認這是很令人泄氣的過程,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嘗試解決根源的問題,如精神健康、成癮現象、家庭關係、社會排斥等。

 

2030年前,聯合國訂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大方向為「無貧窮」(SDG 2)。黃教授認為ImpactHK處理物質之外的心靈貧窮是很好的嘗試,「今次疫情裏,有好多機構和有心人願意出來幫忙。我們常覺得貧窮、無家者問題好難解決,但其實只要你有決心、覺得某些問題不應該存在的話,集合一班人身體力行是有機會作出改變的。」

 

伍教授亦分享自己在外地的觀察。「給予無家者一份有尊嚴的工作十分重要,記得當年我帶同學去首爾考察,曾看過請無家者幫忙淋花的計劃。」她認為無家者問題源於制度上的不完善,政府應擔當更積極的援助者,「比如美國北美有一個『Housing First』政策,正是由當地政府成立社企,與業主協商租金,讓無家者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就社區規劃的議題,伍教授笑言十分喜歡黎小姐的分享。「雖然Teresa說自己不是讀城市研究,但我常說,每一個人都是規劃師。我們有權力設計自己的城市,因為它確實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伍教授形容城市發展如同藝術品,「北港只有四萬人,但當地政府真的是花幾十年時間,如製作藝術品般慢慢興建社區。想想香港,單是太古城已住了五萬人。到底,香港的社區規劃是否能更長遠,不單只向錢看,而是能保護生態,同時令居住者活得有尊嚴?正如剛剛提到的無家者問題,已反映出『香港』這件藝術品做得很粗疏。」

 

雖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伍教授指香港部份規劃確能做到類同北港的文化傳承。「以啟德跑道為例,政府原本打算填了整個九龍灣,擠三十萬人進去住,但至今跑道仍然存在,正因當時有人指這urban form(城市形狀)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值得保留。」

 

又如北港的運河和海港,香港也有類似的地貌優勢。「如果大家住在新市鎮,一定會發現附近有條渠,其實那是河;又好似以前做馬鞍山研究,受訪者告訴我,常到海邊捉魚,幫阿媽今晚加餸⋯⋯香港的藍綠天然資源豐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該如何取回這些優勢?該如何重拾市民親水的文化?」

 

伍教授寄望,香港未來年輕人能以長遠的目光規劃城市,即使面對難關,也能堅毅地尋找解決方法,將這城扭轉成環境、社會及經濟皆更為宜居的地方。

 

延續社區規劃的討論,林教授點出城市農業的重要性。「為了效率,現時的生產地區與消費地區多數分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甚少溝通。以食物為例,消費者不清楚農產品的生產程序,也不知道不同生產商帶來的碳排放、土地與水資源破壞,差距可高達幾倍。若城市農業在各區普及,就算我們未能做到自給自足,最起碼也可以讓市民認知到整個生產環節,以及綠色減排的消費模式。」

 

回應許小姐的分享,林教授認同食物與貧窮問題息息相關。「當我們餓,就無力工作;當我們無力工作,就賺不到錢買食物,全世界最飢餓的人是最貧窮的人。所以,提供足夠與優質的食物,是消滅貧窮好重要的一環。」「同學剛才分享都有提到食物銀行之類的機構,但我希望不單是令基層食飽。他們只有保持健康,才能重新投入勞動市場,獲取合理薪酬去改善生活。」

 

如何食得健康,正是營養科學處理的議題。林教授以農村為例,「很有趣,村莊裏的人食飽後,常覺得要食多點肉,但食肉其實不能改善他們的健康。到底甚麼是優質食物呢?這與人們的認知有關。或者,食物生產商是否能花多一點心思,令廉價的食物健康又好食呢?我想,新一代營養科學要朝這方向繼續努力。」

 

正如林教授最後所言,講座涉及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全都相互連繫,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們落實「無貧窮與零飢餓」(SDG 1&2)、「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3)、「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 11)及「負責任消費和生產」(SDG 12)等等目標的重要性。看似困難重重,但嘉賓分享的外國和本地例子,正證明了可持續發展目標非不切實際的空想,卻是能夠真正實踐的長遠計劃。面對危機,我們只有團結一致,在各自的崗位上堅持不懈,才能迎來更繁榮、和平與美好的將來。

 

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系列第五講:「如何建構可持續的未來」講座海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