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黃藍對立時——專訪陳力深

撰文:陳偉(《大通報》學生記者)

 

隨著社會運動的發展,黃藍成為了普遍港人的擇偶條件。這種情況在追求各種關係或至心靈慰藉的交友程式(Dating Apps)亦不例外,不少使用者在程式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政治聲明亦變成了一種性表現(Sexual expression),並可以吸引到一些潛在對象的注意。於是,外貌、身型與經濟背景以外,黃與藍成為了關鍵的考量。進一步思考,在交友程式中,政治到底是如何影響人類對情感的追求?這次我們邀請了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陳力深教授,分享「黃藍」如何介入到交友程式中,以及從傳播學角度是如何看待「情感」。

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陳力深

 

立場更勝外貌?

無疑,「黃與藍」成為不少港人擇偶的前設,但問題是,政治立場到底有多重要?一個人能否憑藉其立場,成功與對象打開對話,甚至擄得芳心?答案似乎仍然是不。陳力深稱,黃與藍只是其中一個條件,外貌等外在條件仍舊甚為重要,對象的合適與否涉及「一籃子因素」,並不會單因為黃或藍,就大大推低自己原有的要求。在政治立場相近、外貌可以接受等的前提下,大多可跨過門檻,一同外出喝一口咖啡,閒談生活。雖然並不一定走向浪漫關係,但至少能獲得一個與潛在對象閒逛的機會。簡言之,政治立場成為了交友程式使用者的新考量,但這種新考量,整體上未有改變交友程式中外貌、身型等普遍條件。

 

挖掘隱秘的黃與藍

畢竟交友程式帶公開性質,在簡介中宣示政治立場有其風險。陳力深留意到,超過一半受訪者都不願意在簡介中展示政治立場,而審視對象時,多採用間接(Passive,藉對方職業與教育水平推斷政治立場)與互動(interactive,藉對話了解對方政治立場)的方式。除此之外,也有使用會以榨取式(extractive)去探知對方屬黃屬藍,比如仔細查看對方社交媒體上的帖文,從而判斷對方黃或藍。對比起主動方式,相對而言風險較低。

圖表取自Chan, L. S. (2021). Looking for politically like-minded partners: Self-presentation and partner-vetting strategies on dating ap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pp. 8 & 15.

 

我是黃,然後⋯⋯

知悉了廣義的黃與藍之後並展開對話後,政治如何繼續介入交友程式中?此外,即便屬於廣泛義上的黃,不同政治派別仍有不同取向,其光譜頗為複雜,甚至「黃」與「黃」之間會相互衡突,使用者在程式中又是如何測試對方,又或如何反應?陳力深指,每一個人溝通方式不同,存在豐富的多樣性,但就其受訪者而言,較多使用者取用間接方式,比如旁敲側擊,以「去哪一間餐廳」、「近來有什麼做」等問題,試探對方立場。不過,陳力深提到,有受訪者表示只要對方屬於廣泛義上的黃,便可以接受,並不會介意他們具體的政治派系。同時,滿足了基本條件後,多數話題便會主要回歸到日常生活等。有關政治的對話則多隨著社會事件的起落而產生,所以對話仍是生活閒聊為主,政治立場僅僅是門檻,而非嚴格的條件。

與此同時,交友程式有很多人以「黃」自居,行為或言論與我們日常認知的「黃」存有差別,似乎政治立場與實際行為存在分割,這種情況又應如何解釋?陳力深提到,有受訪者自稱「黃」卻不認識黃的光譜,但他強調政治身份(political identity)有其複雜性,這涉及每個個體身份的不同,以及當事人如何了解自己身份,「如果個人行為存在『矛盾』,我們並不能說這個人行為上是矛盾的,因為他們已經消化、內化了分野,有其個人的系統解釋行為的分別。」

 

我係前線/我係防暴,所以呢?

社交媒體或交友程式存在社會運動的炫耀與消費,比如微博上有人宣稱「我是警察,曾經逮捕不少示威者」,同樣地有人自稱「我是前線,曾吸入不少催淚煙」,真假與否難而判定。這些宣稱又有否奏效?接收者又是如何判斷?陳力深根據自己的訪談經驗與結果,總結道,所謂的政治聲明/表態與對方好感度並不是呈現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型」的關係(上升到某一點後會急速下降)。使用者簡單展示出自己的立場,可以在某程度上取得對方的好感,但是,當這類政治表態或自我吹噓到達某一程度,便會引來對方的不喜,「用不用這樣炫耀自己?」進而質疑對方論述的真實性。所以,並不是在簡介上表達得愈鮮明、愈強烈的政治立場,便可以相應地取得對方的好感。最初或簡單的表態能取得對方的注意,然後會逐步下降,使用者會對對方的性格與事件的真實性產生疑問。

 

情人與炮友同樣要「黃」?

交友程式中,簡單可以分為兩類的追求:一、長期而穩定的關係,即情侶關係,需要考量的因素較多;二、短期而相對不穩固的關係,如一夜情(one night stand)、炮友(Sex partner),因為以「性關係」作主導,較為重視對象的外貌、體型以至性能力與技巧,而非其他因素。陳力深在2020年初研究時,追求長期且認真關係者會考慮政治立場,而短期關係者則較少。但到了2021年,他在日常交往中觀察到短期關係也開始要求相近的政治立場,「與原本傳播學所觀察到的情感發展不同,往從前的文獻裹看,短期關係並不要求價值觀的相近,外貌是最重要的因素。」以短期關係為目標的使用者開始同樣注意政治上的價值,「(以政治立場篩選對象)減少了自己潛在性對象的數目。」這對於傳播學者來說是全新發展,需要進一步具體研究。不過,這種情況並非只限於香港,美國的特朗普與拜登之爭,也曾一度引起這種情況,而他正努力以香港的脈絡與經驗為本,討論上更具體分析其背後原因等,讓香港情況與研究可以與國際接軌。

最後,記者問及黃藍在交友程式的行動有否分別?陳力深表示這一方面研究不足,亦是他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因為交友程式主要由年輕人使用,而年輕人相對較多政治立場屬於黃,因此較難了解到交友程式中「藍絲」的想法,他提到曾在Tinder看見一名年輕女子標明自己為「藍」,非藍者掃過即可,但未有進一步的了解。

交友程式(網上圖片)

 

交友程式中的性別

在交友程式中,女性似乎較佔優勢,而男性則處於較為弱勢的角色,這又是否是事實的全部?陳力深說,無疑女性在交友程式中較受歡迎,以Tinder為例,女性往往可以獲得較多like,但這更多的代表了男女性習慣的差異,男士發出的like較為隨性與隨意,不一定意味男方對女方有興趣,相反,女方會較為仔細與認真查看男方的簡介,她們發出的like多意味著對該用戶有進一步交流的興趣。

不過,女性在交友程式往往有其優惠,比方不必付費,同時使用時往往較受歡迎,不費太多力氣便可獲得不少男性的注意與邀請,而對話時甚至多由男方維持話題。陳力深認為這是「香港社會的常態」,比如酒吧為例,男性主動,女性被動幾乎已被定型,上面的情景只是社會規範與實況的再生產(reproduce)與重新演繹。在社會規範下,男性被告知需要在情感上需要較為主動,因此整個社會框架最不利於不健談、被動的男性,於是這群男性成為了日常與異性交往中弱勢的一群。至於女性付費與否,則與程式公司的商業模式較有關係,以Goodnight為例,它的方式便是以女性為賣點,吸引男士付費加入,某程度上是在資本化(capitalize)女性。

 

那麼,傳播學如何看待「情感」?

這一期的主題是「情感」,「情感」作為模糊且廣闊的概念,到底傳播學是如何處理?陳力深指,傳播學借用社會學、心理學等對於「情感」的理論,進一步思考科技(或可以說是「媒介」)的轉變。自傳統農業社會走到現代社會,除了社會政治制度上的發展、經濟生產力的急速提升外,社會學家還會注意在社會變遷下,最基本的人性,即情感有了甚麼變化。而在現代的資訊社會,網上約會可說當中的標誌,他以此切入,指出舊世代大多圈子相對狹窄,對象多為同學、同事或至親友介紹,雙方的共同點與相似度較高,相反,新世代圈子大大擴闊,除了日常生活以外,網上交友、約會為他們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伴侶間相似度較低,比方說美國跨種族婚姻數字的持續上升,正好說明這種轉變。

情感的轉變有一籃子因素,並非傳播學需要處理的命題。對於傳播學者來說,更加重要的是——網上約會如何彰顯一種更加合適的親密關係模式?陳力深引用心理學者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的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將情感(love),分為三種要素:親密(intimacy,指向二人相愛) /熱情(passion,指向性關係) /承諾(commitment) ,並尤為注意「親密」這要素如何受到交友程式的影響。他進一步提到超人際互動模式(Hyperpersonal model)這一概念,指出網上交流時,我們很容易理想化對方,「僅僅看見對方的訊息有emoji,就以此作為證據,判斷對方溫柔或為人紳士。」這種「腦補」的理想化,會形成現實相處時的落差,最終影響到「親密」的穩定。

 

兩個半星期剛剛好

談畢「黃藍」與「情感」,記者即為廣大中大學生,向這位交友程式專家求問——如何能在交友程式中致勝?陳力深給予了一個有實證研究支持、有關時間的秘訣——交友程式與對方的理想見面時間為兩個半星期。交友程式為人類提供了成本較低的方式認識不同人,同時可以在對話過程,或藉程式功能等進步獲取對方的資訊,為進一步交流作準備。兩個星期半的時長,在足夠了解對方的同時,又可避免過度理想化對方,可讓面對面的交流更為順利與愉快。相反,他不建議中大同學與交友程式中超過兩、三個月的潛在對象外出,因為很大機會外出後會感到失望,覺得「貨不對版」。

 

 

參考資料:

Chan, L. S. (2021). Looking for politically like-minded partners: Self-presentation an partner-vetting strategies on dating ap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交友App達人}陳力深 黃藍碰撞 愛係乜顏色?〉,《明報》,2020/11/01。

梁思行:〈愛情立場化:當政治取態成為擇偶必要條件,你的愛情屬於什麼「顏色」?〉,端傳媒,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