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Event Snap】2016- 2017學生通識研討會暨優秀論文獎頒獎禮

2016- 2017學生通識研討會暨優秀論文獎頒獎禮

大學通識教育部於二月二十四日舉辦學生通識研討會暨優秀論文獎頒獎禮,邀請了七位得獎學生介紹其作品,並與在場的老師和觀眾討論。今屆共有21位同學獲得優秀論文獎,亦有20位同學獲頒海外暑期課程獎學金。

閱讀經典 回應社會變化

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先致歡迎辭,她由通識教育的起源說起。大學裡面每個學系都有自己獨立的系統,若同學只專注主修的知識,思想就容易變得狹隘,通識教育是針對這種專門化、技術化而出現的教育運動。透過閱讀經典,學生可以涉獵科學、人文、社會各方面的問題,以全面的思考面對不斷變遷的社會。

在大學書店舉行的研討會分為兩節,上午是「與人文對話」課程得獎論文的宣讀,下午是「與自然對話」。以下問答整合自匯報和討論環節。

按此可瀏覽得獎人名單及得獎作品

第一位分享「與人文對話」論文的,是獲得金獎的中文系麥芷琦同學,她亦獲得最佳演說獎。她想像孔子和莊子去旅行時的對話,寫成論文〈跟着儒道矛盾去旅行〉。

問:你的論文共有四幕場景,最喜歡哪一幕?

答:我最喜歡第三幕--孔子和莊子遇上接輿,引起他們的衝突。孔子堅持其政治理想,莊子則覺得世道混亂,不如退隱。但他們最後互相理解--莊子到底對社會有熱情,而孔子則自言有時會羨慕「逸民」,二人由衝突達致和諧。寫文之前,我看過幾集ViuTV《跟着矛盾去旅行》,發現持相反立場的嘉賓,會漸漸達成共識。

問:「與人文對話」對你有哪兩重意思?

答:第一重意思,是經典與經典的對話;第二重意思,是經典與我的對話。寫這篇論文時,我嘗試人性化地閱讀經典,立體勾勒孔莊的思想性格,他們始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血肉之軀。我認為有些人把他們的話神化為教條,其實應該以同理心閱讀。

修讀藥劑學的趙子晴同學,研讀了中西經典對死亡的敘述,文章題為〈論《會飲篇》與《心經》為死後自我消失之恐懼提供的慰藉〉。

問:坊間甚少拿《會飲篇》和《心經》比較,為甚麼你會這樣做?

答:這兩篇作品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交織了一些共通的線索。譬如人死後,會否喪失代表自身存在的事物呢?《會飲篇》指肉身死了沒關係,靈魂可以攀爬美的階梯,達致美德;《心經》說「我」只是幻象, 與世間無物融入流變的「空」之中,看似死亡卻並沒消失。

問:你傾向《會飲篇》抑或《心經》的取態?

答:我認為《會飲篇》比《心經》進取。人人都恐懼死亡,《會》提到死亡驅使人產生不朽的事物,把靈魂昇華。如此延續對美德的慾望,活出生命的時空定位,其實是踏出恐懼苦難的起點。

之後是歷史系的曾樂檳同學,其文章”The Degenerating Post-Truth Politics: How We Respond to It?” 針對大行其道的「後真相政治」,提出理性應對的方法。

問:甚麼是「後真相」?

答:「後真相」(post-truth) 是《牛津英語詞典》在2016年的年度詞彙,指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近期的本地例子包括「綜援家庭月入二萬二千元」的網絡假新聞,以及歌手謝安琪反流感疫苗的錄音。

問:《動物農莊》為後真相政治帶來甚麼啟示?

答:故事中的拿破崙驅逐政治對手雪球之後,將其抹黑為背叛者、謠傳他想擁戴舊農場主,最後甚至把「七戒」改得面目全非,群眾只有盲目追隨的份兒。我認為民眾應該懷疑任何人的說話,專業人士、知識份子也要重建別人對他們的信心。

審視經典 連結自己的生命

下半節是「與自然對話」的論文分享,音樂系劉卓豪同學的論文”Re-evaluation of the Nature of Free Will: A Response to Libet’s Experiments”,重新審視了利貝特實驗(Libet’s Experiments) 的意義。

問:何謂利貝特實驗?

答: 1983年,美國神經生理學家利貝特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受測者自由決定,要在甚麼時候舉起左手或右手的手指,並回報自己在甚麼時候下決定。結果發現,在舉手的意志出現以前,大腦已出現神經變化。一些論者指出,實驗證明人類根本沒有自由意志可言。

問:你同意那些論者的立場嗎?

答:我對他們的說法很有保留。假設結果正確無誤,頂多證明人類的自由慾望(free want)  源自生物和神經變化。自由慾望歸於直覺,隨機性高,自由意志(free will) 則是刻意、經過理性思考的,兩者完全不同。有指自由意志這個哲學概念受科學衝擊,我認為哲學、科學這兩個學科可以互相補充。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的譚樂敏同學,分享其論文〈模糊的界線:論科學與藝術的異同〉,回應了遺傳學家盧瑞亞(Luria) 的觀點。

問:盧瑞亞認為科學比藝術真實和客觀,你同意嗎?

答:我同意,即使科學探索的過程受社會文化等主觀因素影響,科學的結果會比藝術真實、客觀。想像在中國清朝,科舉試注重四書五經,對科學技術不屑一顧,中國就沒有誕生牛頓這類科學家了。然而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法則一直存在,自然法則是不變的。

問:你對盧瑞亞哪部份的論點有保留?

答:我認為科學與藝術有時可以共存。例如藝術中有「上帝比例」1 : 1.618,向日葵花中心的種子、《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眼尾上揚的角度也根據這法則。藝術有時亦有嚴謹規律,例如寫實畫、格律詩等。科學是相對而言比藝術客觀和真實。

護理學的楊有田同學,探討了「與自然對話」作為必修課程的意義,論文題為”Is Understand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ecessary?”。

問:為甚麼科學教育中的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 那麼重要?

答:邏輯思考的過程最重視證據,使我們消除主觀性。例如很顯然易見,三角形兩邊的總和,必定比第三邊更大。但「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還是堅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埋頭逐步計算,將這個定律化成公式。

問:你理想中的中學科學教育是甚麼樣子?

答:根據個人經驗,初中最好可以多教授科學發展史,讓同學了解科學家的思考過程和方法,才能對科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培養他們的興趣。可能到了高中,才以考試為主,著重科學公式和原理。

之後是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的嚴靄欣同學,她分析了「我是誰」的不同可能性,論文題目是”Who are you?”。

問:為甚麼對身體論(body theory) 有保留?

答:身體論指我的肉體代表我的存在,但萬一我的身體有變化呢?萬一我變成卡夫卡 《變形記》中的主角,一覺醒來,變成了一隻甲蟲,我還是我嗎?就算我還是人,我出生至今,經歷無數細胞更替,我還是嬰兒期的我嗎?所以在很多情況下,肉體難以解釋自我的存在。

問:在眾多可能性之中,你比較相信那一套說法?

答:我比較相信約翰.洛克(John Locke) 的記憶論,因為似乎人的記憶有延續性。即使我記不起五歲的生日如何過、上星期吃了甚麼午餐,我仍擁有一些私人回憶,如同鎖鏈一樣串起來,構成今日的自我。然而,我們只可以靠自己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頒獎禮環節

最後的頒獎典禮環節移師至康本國際學術園,主禮嘉賓、常務副校長華雲生教授推薦大家閱讀得獎論文的小冊子,因為那是同學認真學習和思考經典的成果。

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致評審語時指,今年有352人向評審團提交論文,43人入圍,兩位同學獲金獎,而銀獎和銅獎則有六位和十三位。她指經典文章讓同學思考何謂生與死、真理與自由等人生問題,可以改變同學的世界觀。

獲得2017年澳洲同儕輔讀領袖獎、傑出高級領袖獎的沈宇希同學指,涉足不同範疇的經典,會令人變謙卑。他亦分享了以往帶領同儕輔讀計劃(PASS, Peer Assisted Study Sessions)的經驗。他採用了蘇格拉底教學法:用一連串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得更清楚、檢視自己的信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