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To grow or not to grow?
We are fortunate to have Myrmidon Kangara, a law student, share how the UGFH classics shape her views on living a good life, being a good person, and the role of responsibility.
We are fortunate to have Myrmidon Kangara, a law student, share how the UGFH classics shape her views on living a good life, being a good person, and the role of responsibility.
社會上充斥不同的性別定型,但這些分工和定型全都是「自然」、「天公地道」的嗎?除了直接考察這些社會觀念外,馬學綸博士嘗試另走別徑,從生物學角度出發說明「男女平等」往往才是生物界的常態。
「解放乳頭運動」(Free the nipple movement)屬爭取女性平權的一件大事。《大通報》學生記者陳鈺琪訪問中大社會學系蔡玉萍教授,討論這場運動的歷史背景、意義、效用和局限。
社會動盪與人際關係的挑戰,很容易將我們擲入壓力、怨憤、恐懼甚至絕望的循環當中。若暴風雨無可避免,我們是否可在當中找到一片寧靜,以重新思考生活的真正目的、重燃自身和他人成就幸福的希望?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的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包括了「良好健康與福祉」(目標三),正傳達關注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UGED2297 「學以致禪:從靜觀到正念」 旨在介紹「正念靜觀」的修習,讓同學通過親身體驗,細味「重新啟動」的可能;課程以參與和反思為主,理論知識為輔。
修讀「UGEB2296 農業科技:體驗與再思」的同學會在理論課中學習現代農業的基礎知識、科學和科技的應用;討論箇中的道德議題;認識永續農業的基本原理、理念和實踐;反思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除此之外,同學將到訪台灣花蓮進行為期六天的體驗課,在農場親身體驗現代農業和永續農業的實踐。本科希望同學透過體驗學習,能對比現代農業和永續農業的主要原則和實踐,分析現代農業在當前社會衍生的道德議題,並思考人類該如何更合乎道德地與大自然共存。
In the “Students’ Corner,”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write about anything in relation to GE learning (GEF and the four areas). Huzeyfe Kıran, an anthropology student, describes the learning journey as a poetic encounter. Here is why.
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余之聰博士撰文介紹伊斯蘭教思想家穆罕默德‧阿爾‧加札利的自傳式作品《迷途指津》(Deliverance from Error: Five Key Texts Including His Spiritual Autobiography)。
本篇為學生投稿。都市人的生活往往習慣犧牲一己健康去換取時間和金錢,但在疫情爆發之際,人們又顯得極為在意自己的健康。作者透過中醫經典,解說健康作息之法,又嘗試從都市人生活與健康生活之間找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