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沙龍】科學革命浪潮下的宗教 (2020-03-19)

撰文:黃朗軒

(本文為2020年3月19日「通識沙龍」第七講:「科學革命浪潮下的宗教」(陳文豪教授主講)的摘要文字記錄。如想重溫這場講座,可按此。)

 

科學與宗教是否水火不容?

因停課和武漢肺炎關係,本學年的通識沙龍斷斷續續,終於「科學革命浪潮下的宗教」講座排除萬難,以視像模式舉行,講者陳文豪博士開場前也笑稱這是他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進行講座。陳文豪博士指這場講座的內容是不同知識範疇結合,包括歷史、哲學、科學、社會學、神學,正好說明擁有物理學和哲學博士學位的陳文豪博士涉獵甚廣。

 

科學浪潮下的宗教自處

陳文豪博士開首即打破一般人對宗教與神學的想像:「科學革命的歷史分析通常把焦點放在科學歷史,這場講座的焦點則是科學浪潮下宗教如何自處。」要處理科學革命這個宏大的議題,這一個要定義的字眼便是「革命」。在今日的時空談這個詞語可能有點敏感,亦會引發不同的政治想像,但陳文豪博士指出革命只是一個時代改變,或者可稱為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科學和宗教的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自然哲學就是今天所謂「科學」的原型。及至中世紀,阿里士多德被重新提起,加上當時的神學家湯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結合科學和神學觀點,形成自己別樹一格的學說,拉近神學和自然哲學的距離。一般人的認知中,科學和宗教「關係惡劣」的第一證據通常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挑戰教會權威。陳文豪博士指出這種簡述並不恰當,他認為這起事件更適合以「神學的釋經之爭」形容:

當時很多科學家認同哥白尼的說話,但不夠膽說,你知道現在說完一些話,也可能要撤回,直到伽利略才直接肯定哥白尼的學說。[…]伽利略挑戰的只是教會對《聖經》的闡述。

他進一步解釋科學家與宗教的關係並非一般人想像般惡劣,例如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提出的「自然神論」仍堅持上帝的存在,只是上帝創造世界後,沒有其他動作,讓世界自由運轉。

當然,如果說宗教和科學是「好朋友」,實在太理想化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其中一個兩者爭論的重點便是地球的年齡。一些神學的基要主義者(fundamentalists)認為《聖經》必須以字面解釋,因此按照《聖經》記載,神創造大地最多只有幾萬年,不可能如地質學家所講地球已存在數十億年,於是提出「年輕地球論」。另一個經常爭論之處就是進化論。人們直覺上認為進化論違反「上帝創造萬物」之說,但陳文豪博士解釋:「這是非學術界認為的宗教與科學之爭,這更像是一個社會學現象。」他進一步說明,進化論之所以未有引來宗教大規模反彈同樣與釋經有關,他舉例指《創世紀》與巴比倫神話內容相似,是集中於上帝——人——世界的關係,應更著重寓意多餘字面意思,而著名的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也同意《聖經》裡有大量比喻性說法,因此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詮釋聖經。

科學與宗教重遇就要數到宇宙大爆炸的研究。有些人認為宇宙大爆炸解釋了宇宙有其起點,正好說明了上帝的存在。有關生命的討論,結論也經常訴諸上帝。設計論證(或稱微調論證)的支持者認為,我們身處的物理世界中,有些數值必須被設計得十分精準,才能成就生命誕生,這些數值容許的變動只有很少,這個世界剛巧就符合這些數值,因此這個世界是被設計或經過微調的,而設計者或微調者就是上帝。

縱觀以上的歷史變遷,可見宗教和科學的關係其實十分複雜,不是簡單一句「互相排斥」或「水火不容」就能歸納,如果只以這些字詞理解兩者的關係,就失去了把兩者放置於學術討論中的意義。那麼,究竟歷史上神學家和科學家之間的關係如何?

神學家和科學家有合作的可能嗎?

陳文豪博士整理出四種神學和科學的關係:

  1. 對抗模式
  2. 互不相干模式
  3. 對話模式
  4. 融合模式

他順序首次解釋對抗模式,就是兩者要置對方於死地,例如無神論者與基要主義者之間的爭論。宗教的支持者提出智慧設計論,指出世界有不可還原的複雜性,不能用進化論解釋,科學界卻認為這個推論不能被證偽,因此認為是偽科學。事實上,到今天為止,我們對生命的起源仍然毫無頭緒,不論科學抑或神學,都不能予人完全信服的結論。互不相干模式則是雙方劃分楚河漢界,沒有任何接觸,但陳文豪博士指這是比較少有的情況。第三種模式是對話模式,這種對話必須建基於平等的前提,是一種沒有前設的對話,兩者之間沒有互相從屬的關係,例如科學界必須承認有些事情是科學不能解釋的,而非現在不能解釋。

最後一種,也是陳文豪博士言談間流露比較同意的融合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它可以整合大理論。陳文豪博士以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例,解釋宗教與科學的關係,可以被整合成一個大理論。他脫離前述的基督教討論,轉為討論中國的儒、釋、道三大宗教:

中國重視實用。但宗教情懷可以作為推動力,西方就算沒有用途也會發展。

他引述李約瑟的分析指儒家重視權威性,例如天人合一的理論,不深入探究世界與人的關係;道教充滿神秘主義;佛教提倡「四大皆空」,都是阻礙宗教發展。反而擁有宗教信仰的科學家更具探究精神。陳文豪博士以三個他最喜歡的科學家作結:開普勒(Kepler)建基自身的宗教觀,進行科學研究以追求宇宙的和諧性;拉馬努金(Ramanujan)信奉印度婆羅門教,認為是宗教給予他直覺寫下數學公式;戴森(Freeman Dyson)則認為宗教也會令人做好事,因此要持平對待宗教和科學。三人的經歷正好說明他前述的「宗教情懷作為推動力」。

 

宗教充滿寓言

整場講座下來,陳文豪博士清晰梳理宗教和科學的關係。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宗教典籍的詮釋。教會不應壟斷對宗教典籍的解釋權,否則將限制科學的發展,正如伽利略和牛頓也是以不同對《聖經》的詮釋配合自己的科學研究。

最後的問題環節,有一條問題正好對應當下疫情,正好總結這篇文章。陳文豪博士解釋:「宗教從來沒有說彌撒或其他活動不能停止,必須在疫情下仍繼續進行,就如《聖經》裡說『一座山』,耶穌解釋最重要是心靈誠實,到處都可以是這座山。」宗教並非盲目信奉教條,反而神學和科學的融合,更能推動我們探究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