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自然共存? 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撰文:Casey】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當雷雨區過境時,全城都被烏雲籠罩。人類連控制天氣都束手無策,又何以妄想能在宇宙間為所欲為呢?可是,人類不自量力,肆意破壞生態平衡,結果全球暖化的現象不斷加劇,造成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本次讀書會由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主講,期間林超英分享其著作《天地變何處安心》,探討人類與大自然的共存關係,並思考人類在這個「危急存亡之秋」該如何救亡。

講座截圖

宇宙是怎麼一回事?

讀書會開始時,林超英先讓來賓觀看一張雷雨區橫過香港的相片。維港兩岸本應繁華,但雷雨區使全城都被烏雲籠罩,看起來毫無生氣。林超英隨即謂:「人類不可能控制天氣。上天是會自行運作的,人類卻經常以為自己能控制氣候、控制上天,總想為所欲為。這張相片卻已明確地告訴我們,這是癡心妄想!」人類是渺小的生物,不能控制宇宙。我們現在之所以面臨嚴重的氣候危機,就是因為我們忘記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到底宇宙是怎麼一回事?林超英謂宇宙實際上是「無中生有」。有了宇宙以後,就如〈千字文〉的首句所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林超英解釋指,所謂的「玄」和「黃」分別代表黑天和泥土,「天地玄黃」其實就是地球形成的意思;而「洪荒」則指地球形成後,時而有大洪水,時而會乾旱,此即原始的死物世界。

其後生物出現,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張。然而生物的本質不穩定,需要依靠能量去支撐生命。為了更有效率地取得能量,不同的生物會分工合作,同時又衍生出更加多元化的物種。林超英特別強調,多元的物種會使氣候穩定,讓地球的氣溫在數億年間皆能徘徊於14-15 °C。換言之,沒有多元的生物支撐,地球的氣溫會變化得非常明顯。


地球與生物的互動

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大氣層的成份非常獨特──地球的甲烷含量比其他行星要高。甲烷和氧氣是可燃燒的配搭,在氧氣含量高達21%的地球,理論上甲烷含量不可能達2ppm之高。地球之所以有較高含量的甲烷,是因為不斷有新的甲烷產生。林超英解釋指,這是生命存在的表現,生命不斷產生新的甲烷,因此地球的大氣在化學層面上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換句話說,地球的大氣層也是一個生命現象,而非純粹的物理和化學現象,跟金星、火星等的其他行星不同。 

林超英先生講解地球大氣層成份與生命演化的關係

太陽一直在膨脹,故熱度亦會不斷增加。如此一來,地球的氣溫理應持續上升。然而,地球的氣溫卻一直維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水平。30多億年前開始有生物出現,地球四處都發生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含量減低,氣溫亦會因此下降,抵銷太陽膨脹所造成的高溫,故地球氣溫只有極為細微的變化。同一時間,地球因光合作用而產生大量氧氣,因而有「地球生鏽」的現象,即地球表面的石頭氧化。數億年後,整個地球表面的石頭都已氧化殆盡,剩餘的氧氣形成臭氧層,阻隔了紫外光,使陸上出現動植物。由此可見,地球與生命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

直到10億年前,地球已有大量的植物存在。植物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走大量二氧化碳,使氣溫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大災難」──植物無法適應低溫而凍死。植物凍死後埋藏於地底,逐漸轉化為煤,地球二氧化碳含量則隨即回復。侏羅紀期間,植物再次吸走大量二氧化碳,釀成第二次大災難,而人類就在這個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時期出現。


危機從何而來?──二千年來的氣候變化

林超英其後專注於觀察最近二千年的氣候變化。二千年前,中國仍為漢室天下。漢朝到北宋的大約一千多年間,氣候相對穩定,乃溫暖期的後期。此後,地球逐漸進入全新的冰河時期,在公元1000年後的數百年,氣溫一直緩慢地下降。至1850年,由於工業革命期間大量燒煤、使用蒸汽機提升生產力,地球氣溫開始顯著上升,使數百年來氣溫下降的趨勢中止。

踏入20世紀,氣候變化問題更加嚴重。美國率先以石油為能源,其後發明汽車、飛機等新產品,讓廢氣排放量急遽增加。林超英批評道,當人類以不同的方式取得更多能量,就會「得寸進尺」,希望能製造出更複雜、更高科技的產品。如此,人類將大量的自然物料轉化為不自然的商品,又不斷引誘他人購買,使鄉村的財富(自然物料)變為城市的財富(商品),鄉村人口亦不斷遷入城市,促成城市化的現象。

林超英先生講解二氧化碳含量劇增的原因

然而,化學污染並未有使大眾警覺。很多人仍然無動於衷,甚至反指氣候變化是妖言惑眾。林超英引用數據,指出一萬年前、農耕社會開始之時,地球二氧化碳含量為260 ppm,農業亦會稍微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但至工業革命開始時,亦僅為280 ppm,即一萬年間增加20 ppm。不過,在我們身處的21世紀,二氧化碳含量竟於8年間便增加20 ppm,速度比工業革命前高出超過1000倍。此可見氣候變化是非常真實的現象。

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亦造成嚴重的污染。更危險的是,人們在城市生活時間長,就會「數典忘祖」,逐漸忘記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做任何事都不會思考大自然的代價,此之謂「惡性循環」。到了20世紀中期,人們方能察覺,無止境的工業生產和城市化現象最終促成了化學污染的問題,環保運動自此興起。

工業革命在19世紀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林超英指出,真正的氣候危機其實在197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1970年後,地球的溫度才有顯著的升幅,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也隨之而來。這並不代表1970年前並非沒有影響,只是不如1970年後明顯。林超英續指,全球化和消費主義是危機的元兇。全球化浪潮下,發展中國家以低成本生產數量龐大的商品,並出口至全球各地;同時人們迷信「消費促進經濟」的說法,再加上傳媒、廣告的渲染,越來越多人覺得購物就是很「威水」(了不起),人類的購物慾永遠不能滿足。這些扭曲的觀念增加了商品的需求,而生產貨品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驚人的速度上升。簡而言之,消費主義就是「搞爛」大自然的幕後黑手。


人類自招惡果:疫症亦與生態有關?

大自然本來一直是人類生命的泉源。早期的人類透過狩獵取得溫飽,總會與其他動物保持距離,故其他動物的病毒、細菌本來與人類毫不相干。林超英指,當時的人類社會沒有感冒、天花等疾病,因為感冒源自豬隻和鳥類,天花則源自牛隻。然而,人類在一萬年前開始農耕,跟其他動物有更緊密的接觸,擾亂生態平衡,結果衍生出跨種病毒。

隨着人類社會發展出城鎮文明,密集的人口引發大瘟疫,是故瘟疫與文明幾乎同時出現。接觸豬、雞、鴨等動物,早在一萬年前已造成嚴重的後果。林超英更以近年的沙士、禽流感及COVID-19為例,批評部分人士「唔生性(不長進)」,肆意接觸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結果惹禍上身,引致疫症大流行。


救亡的關鍵:以仁為本

面對如此嚴峻的氣候危機,人類應該如何救亡?林超英舉出數據,假設所有人類突然全體死亡,地球的氣溫在未來數十年仍然會上升0.5 °C,因為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實在太多,氣溫升高的現象變得有「慣性」。倘若人類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保持現有的生活方式,氣溫則會在100年內增加4 °C,很可能會使城市人滅絕,只有少數居於偏遠地區、以一萬年前的方式生活的人能夠存活。最理想的情況,是人類及時提倡儉約,改用非化石燃料,則氣溫會增加約2 °C,人類滅亡的機會亦會減低。

研究表明,要阻止氣候災難繼續惡化下去,人類就必須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2050年後,則必須再想辦法吸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故終極目標是「負排放」。香港方面,政府亦提出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反映氣候危機及零碳排放的目標已逐漸獲官方重視。

然則發展可再生能源是解決氣候危機的出路嗎?林超英認為可再生能源並不能釜底抽薪。相反,人類可能會更放肆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完全改變人類的價值觀。我們需要思考何謂快樂、何謂繁榮、何謂生活質素──它們不應建立在物質、消費之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釐清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其一,我們要愛護自然,視眾生為兄弟,因為世間萬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大自然;其二,我們要尊敬自然,緊記人類是渺小的生物,不應妄想跨越人類的極限。我們必須與大自然共存,絕不可再肆意破壞之。

最後,林超英寄語來賓,謂大家應以仁為本:「關鍵就是要留住人性,講究人生的意義,而不是執着於擁有多少物質。要知道,物質主義讓我們失去人性了。」林超英謂,如果我們願意立足於人倫,在乎身邊人而非物質,空閒時跟家人、朋友好好相處,才能有快樂的人生。這種「人性」是永恆的,永遠耗不完。唯有心懷這種「仁」的價值,人類才能繼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