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金元起風雲 資治通鑑看續篇

【撰文:陸凱傑】

大學通識部於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以「宋遼金元起風雲 資治通鑑看續篇」為題,舉辦網上讀書會。是次讀書會由梁卓恩先生主持,齊禧慶、洪澤明及胡少豪先生主講,分享讀《續資治通鑑》的心得。《續資治通鑑》是清代畢沅仿效《資治通鑑》的體裁編撰的編年史,記載宋、遼、金、元四朝共408年(960年-1368年)的歷史。是次講座聚焦於宋遼、宋金及宋蒙之間的戰事與外交大事。

講座截圖

燕雲十六州與宋初戰事

活動的第一部分由齊禧慶先生介紹宋遼之間的交往大事。燕雲十六州所屬問題一直影響宋遼之間的關係,講座一開始,齊先生先簡介遼國佔據燕雲之地的背景。936年,石敬瑭為爭取契丹支持他造反而割讓該地,導使華北平原無險可守。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北伐,並收復關南的寧州、瀛洲及莫州,惟在進軍幽州途中,世宗遇疾撤退,同年病逝。以上事件雖對宋遼關係影響深遠,但並未記載於《續資治通鑑》中。《續資治通鑑》是編年史,齊先生認為,閱讀編年史時要理清歷史脈絡並不容易,他建議閱讀時,同時參考其他資料及書籍以掌握史事經過。他舉例,自己向讀書小組作報告時,參考了《續通鑑紀事本末》[1]一書,以了解歷史大事。

齊先生笑言,宋太祖對契丹心存感激。世宗逝世後,年僅七歲的周恭帝繼位。翌年,朝廷收到遼及北漢南侵的消息,命趙匡胤率領禁軍抵禦。將士行軍到陳橋時,擁趙氏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2]。宋太祖登基後,一直未有與契丹正面衝突。969年,宋太祖採用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計策,收繳南方諸國的財產置於「封樁庫」,準備伐遼。

宋太宗繼位後,宋朝才開始北伐。979年,宋太宗平定北漢後,乘勝伐遼,但兵敗高梁河。齊先生參考王銍的《默記》[3]後,向參加者分享宋太宗此戰中受箭傷,此後一直受箭瘡所困,最終更因箭瘡復發駕崩。986年,宋趁遼聖宗耶律隆緒年幼、蕭太后掌權,兵分三路北伐,史稱雍熙北伐。宋軍主力東路軍兵敗;而西路軍徹退時,負責斷後的楊業[4]被俘,絕食而死。

宋遼和平的開端

雍熙北伐後,宋軍陷於守勢。1004年,遼國以攻奪關南為名,派二十萬大軍南下,孤軍深入,未能攻下大城鎮。《續資治通鑑》未有清晰說明遼師南侵的目的;齊先生相信,遼國的目標是以戰逼和。遼軍進抵澶州時,主帥蕭達蘭(即蕭撻凜,蕭達蘭為乾隆時代的新譯名)中牀子弩身亡,遼軍受挫。宋朝方面,宰相寇準力勸下,宋真宗禦駕親征,宋軍士氣大振。蕭太后派宋朝降將議和;宋方派曹利用為大使,商討每年支付絲綢及銀「以助(遼國)軍旅」,最終兩國議定由宋朝支付歲幣三十萬平息戰事。兩國終於1005年1月達成澶淵之盟。《續資治通鑑》未有詳述盟約內容,澶淵之盟中,亦達成宋遼結成兄弟之國、兩國互市等協定。《續資治通鑑》沒有仿傚《資治通鑑》,加入作者的評論[5],齊先生提到澶淵之盟開創宋遼兩國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後世普遍有對此有正面評價。

宋對金的外交禮儀

講座的第二部分,洪澤明先生講解了宋金間的重要外交事件。洪先生藉此說明兩國的政治地位隨國力而轉變,以證「弱國無外交」是今古定律,希望參加者可以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宋、金之間的交聘禮儀源於宋、遼的外交制度;洪先生認為宋金外交禮儀的主要改變出現在受書禮中。受書禮分為「國書」、「昭」、「表」三種。「國書」是代表兩國地位平等的受書禮儀、「昭書」是皇帝給臣民的公文、而「表」是臣下給皇帝的奏章。

北宋最後的盟約:「海上之盟」

宋、金間的首個重要外交事件是「海上之盟」。1111年,燕雲之地豪族馬植(童貫改其姓名為李良嗣,後獲賜姓趙)向使遼的童貫獻計,希望宋趁遼國衰弱收復燕雲十六州。1120年,馬植與金訂立盟約。「海上之盟」商定宋、金各自出兵攻遼,宋把輸遼的歲幣轉交金、金交還燕雲之地。滅遼後,宋徽宗的外交失誤導致宋只收回燕轄下的六州。而宋與金議約初期,未有平等對待金人,更曾只以用「牒文」外交[6],導致金人懷恨在心,加上宋、金交往沒有正式「國書」,條文不清,兩國對盟約內容爭論不休。

金軍南侵 靖康之恥

金滅遼後隨即南侵。1125年,金國以北宋違約為藉口,大舉侵宋。農曆12月末,金兵越過中山南下,徽宗內禪欽宗(沈起煒,1958)。金進攻的同時,提出極不合理的議和條件,包括要求尊金國皇帝為伯父、以宰相及親王為人質、割中山、河間、太原三鎮,而三鎮是汴京的最後一度防線。宋欽宗悉數答應,金軍撤退。

雖然欽宗答應割讓三鎮,但在當地官、軍抵抗下,金未能接收三鎮。於是金以此為藉口,再次攻宋。欽宗聽信術士郭京之言,汴京被輕易攻陷,徽欽二宗及宗族后妃三千多人被擄,史稱「靖康之恥」。

南宋初年的宋金議和:天眷議和及《昭興和議》

金天眷年時,完顏宗磐及完顏撻懶(即完顏昌)一度主持國政,主張與南宋議和。1137年,金同意以南宋「奉表稱臣」為條件,歸還河南及陝西地,宋高宗同意議和。於是,金派張通古擄「昭書」入宋,他聲稱「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自己與宋高宗平起平坐;他更要求高宗下榻跪下接昭書。

不久,金發生內訌,完顏宗磐一派被殺死,金不承認曾歸還河南及陝西地。1140及1141年,金兩度南侵,收復河南及陝西地,宋金最終簽訂《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再次割地。宋高宗向金熙宗稱臣的「誓表」相當恥辱,當中承諾「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更只稱南宋為「敝邑」,可見外交完全失敗。

宋金再度議和:隆興和議及嘉定和議

《昭興和議》簽訂後,宋金經歷二十年和平。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全面攻宋,於採石被虞允文擊退,同年因兵變被殺,金世宗即位。1162年,宋孝宗繼位,他希望改變宋對金的屈辱地位,以對遼國的外交禮儀交「國書」給金世宗,但被拒絕。因此,1163年,宋孝宗決定北伐,宋軍於符離潰敗,孝宗決定議和。1164年,兩國簽訂《隆興和議》,宋不再向金稱臣,而是稱侄,宋的「歲貢」改稱「歲幣」,宋向金的「奉表」亦改為「國書」,南宋地位稍有提升。然而,這未能改變要求南宋皇帝親自起立接金公文的受書禮。

《昭興和議》成功保持宋金之間四十年和平,直至1208年,韓侂胄北伐,再次以失敗告終。兩國協商後,簽訂《嘉定和議》,同意殺韓侂胄並將其首級交予金;兩國又由叔侄關係改為伯侄關係,宋地位下降。洪先生認為,南宋順從金的要求,令金更看不起南宋;屈辱的條款亦令宋人對北伐死心。

洪先生認為宋金關係由金主導,足見弱國無外交。他指出,宋在經濟及文化上國力強大,但缺乏軍事實力,而「軍事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政治力量」。不過,宋金關係主軸是和平相處。自金熙宗後,南宋國力漸強,黃天蕩之役後,金兵不敢再輕易南下;洪先生以林升的〈題臨安邸〉引證南宋臣民醉生夢死,不願北伐。

「聯蒙滅金」 不單是宋遺忘歷史教訓

活動的最後一部分由胡少豪先生介紹宋及蒙古的關係。胡先生在講座分別以宋、蒙古及金的角度,討論南宋「聯蒙滅金」的經過及原因,並利用「強弱危機分析法(SWOT分析)」討論宋是否注定為蒙古所滅。

首先,胡先生講解南宋的博弈經過。海陵王南侵時,宋人已經提議聯合蒙古及契丹攻金,但未成事。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並於1211年在野狐嶺大敗金,繼而攻兩河、山東及金中都。1213年,金宣宗獻子女金帛求和。翌年,金宣宗遷都汴梁,向宋催交歲幣。宋臣對是否停交歲幣意見分歧。真德秀為首的「強硬派」認為,蒙古對宋有威脅,應趁金將亡停止納歲幣並北伐;喬行簡等「溫和派」則同意繼續提供歲幣,以金作為屏障[7]。胡先生強調,兩派對對金政策持不同意見,但都牢記「聯金滅遼」的教訓,沒有主張「聯蒙」。

其後,宋、金、蒙古之間的關係一直改變。1217年起,蒙古主力西征,緩解金壓力。金財政困難,便以宋「歲幣不至」為由攻宋七年。南宋主動派使者接觸蒙古,商討聯合攻金。金哀宗即位後停止對宋作戰,南宋改為採取觀望態度;三年後,蒙古進攻川陝,南宋失去「三關五州」防禦體系,史稱丁亥之變,後因成吉思汗病逝罷兵,但至此已經沒有人再提倡「聯蒙」。1230年,窩闊台大汗繼續攻打金,金以黃河、潼關為防線多次挫敗蒙古軍,次年,蒙古決定「假道宋境滅金」(胡昭曦,1992)。最終蒙古在三峰山擊敗十五萬金兵精銳,金哀宗逃到蔡州。1233年,武仙等金人武將再次試圖南侵,事敗。此後,宋開始進攻金,後來決定「聯蒙滅金」,終於1234年正月攻陷蔡州(胡昭曦,1992)。南宋收復九州一軍三十三縣,洗雪靖康之恥。

蒙古誓要滅金 南宋國土成為關鍵

蒙古起兵後,快速建立領土廣闊的政權。蒙古伐金初期,在北方接連大勝,無意與遠在南方的宋結盟。在1214至1217年,蒙古在金人放棄的河北、河東及山東燒殺擄掠,但佔領後未有實際管治這些地區,當地漢人成為軍閥自保。1217至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期間,任用木華黎攻金。蒙古開始派官鎮守已佔領的土地,佔據黃河以北至遼東大片土地,建立政權。此後,蒙古進攻西夏,金拒援助西夏,西夏末帝投降被殺。

不過,蒙古發現自己難以輕取金,嘗試邀請南宋合作。面對金佈精兵於黃河及潼關,成吉思汗留下遺言,要借宋境滅金。窩闊台大汗繼位後伐金,1230年,蒙古派李邦瑞出使南宋,被拒入境。翌年,蒙古攻陷寶雞,計劃從向宋借路從背後攻擊金軍,再被拒絕。四月,拖雷強行從大散關沿漢水攻金,在三峰山之戰中大勝,金哀宗逃到蔡州。蒙古再次邀請宋出兵滅金,宋終於下定決心出兵滅金。

金國力漸哀 蒙古步步進迫

野狐嶺大戰後,金接連失去領土。1214年金宣宗遷都汴梁,變相放棄黃河以北。蒙古西征時,金宣宗選擇南侵南宋,而非北伐蒙古,令金喪失兵馬,更失去與宋結盟攻伐蒙古的機會。金哀宗登基後,停止對宋作戰,並希望與宋共同抵禦蒙古,惟金臣不同意,宋對議和亦興趣不大。然而,丁亥之變令宋金兩國再次洽商合作,部份南宋將領更與金初步商議共同防範蒙古。不過宋無法阻止蒙古從宋境伐金,金大勢而去,南宋最終參與滅金。

宋蒙戰爭的三個階段

金國滅亡後,南宋一度北伐,史稱「端平入洛」。趙範、趙葵兄弟提議仿效金「西守潼關,北依黃河」的策略。宋軍北伐並收復汴京、洛陽,但兩城極度殘破,無法支撐軍糧,沿途亦因黃河氾濫難以提供補給。結果宋軍撤退,沿途被蒙古攻擊,損失慘重,邊防空虛。此舉更觸發長達四十五年的宋蒙戰爭,胡先生以蒙古大汗的在位時間,將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1235年到1241年,蒙古軍由窩闊台領導。1235年,蒙古派闊端及曲出由陝西攻打四川。蒙古一度攻佔戰略要地沔州,但最終被曹友聞擊敗,宋收復仙人關,蒙古退兵。翌年,蒙古分三路南侵,在中路及東路都先勝後敗,無功而返;但在西路成功撃敗曹友聞,攻入四川,成都在內二十多個州失守,蒙古軍燒殺擄掠。1238年,蒙古再度分三路攻宋,東、西路一度成功攻破宋軍防守,但最終都被擊敗,而宋將孟拱更成功收復襄陽,成為宋的抗蒙要塞。1241年,蒙古進攻四川,在窩闊台病死後退兵,兩國戰爭暫告一段落,宋藉此建立多個以重慶為中心的山城要塞,後來憑藉這些要塞多次擊退蒙古。

蒙哥由1256至1259年領導蒙古第二階段的南侵。1256年,蒙古兵分兩路,由陝西及雲南攻宋,但南路軍在金沙江被宋軍截擊,蒙古軍撤退。兩年後,蒙古再次兵分兩路攻宋,蒙哥領軍的西路未能攻破合州釣魚城,1259年,蒙哥身死;蒙哥死時,忽必烈正進攻鄂州,但屢攻不下。知悉蒙哥死訊後,忽必烈北返爭奪汗位,宋蒙戰爭的第二階段結束。

第三階段,忽必烈在1268年至1279年領軍滅宋。1267年,宋降將劉整上書忽必烈,建議集中兵力攻打襄陽。1268年,劉整及亞朮開始圍攻襄陽,並於次年建立水軍。蒙古又以堡壘斷絕襄樊與外界來往,宋軍無法解圍。呂文煥死守六年後,於1272年投降。此後,蒙古軍快速攻佔南宋領土,1275年11月進攻臨安,謝太后於翌年二月投降,南宋滅亡。其後,陸秀夫及張世傑奉益王、衛王南逃,被元軍追擊至厓山,宋軍大敗,陸秀夫背宋帝昺跳海自盡。

最後,胡先生分析,南宋在對蒙古作戰上的強弱危機。南宋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優勢。南宋多山地型及濕熱天氣限制了蒙古騎兵的作戰能力;而與金作戰的經驗更令宋有成熟的防衛能力,加上宋軍精良的裝備亦相當精良,以及南宋中期的名將,宋在戰場上與蒙古互有勝負。此外南宋經濟繁榮,足以支撐戰爭,民變亦較少,可以專注對外作戰。可惜,宋亦有不少缺點,最終滅亡。南宋的軍事力量由於多個原因,始終不強,良將不受重用。而經濟繁榮令南宋朝廷無意收復失地,賈似道當政時,更濫發紙幣,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失人民支持。胡先生認為,宋在戰爭中有三個機會。他提到,宋可以藉蒙古爭奪大汗時恢復實力;而南宋亦應該吸納蒙古侵金時,希望歸附宋的紅襖軍;如果呂文德不容許蒙古人在襄陽建立堡壘,襄陽亦未必會失守。至於宋的威脅,胡先生認為劉整為蒙古建立水軍及賈似道濫發紙幣都導致宋滅亡。

是次讀書會,三位講者分別以《續資治通鑑》為本,向參加者介紹宋與遼、金以及蒙古之間的關係,並分享自己的心得及觀點。活動最後,主持梁卓恩先生推薦參加者閱讀三本書籍,分別是:胡阿祥所寫的《中國名號與中古地理探索》、費孝通先生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居》以及饒宗頤先生的《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

參考資料

  1. 沈起煒(1958)《宋金戰爭史略》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 胡昭曦(1992)《宋蒙(元)關係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3. 柴德賡(1981)《資治通鑒介紹》北京:求實出版社。
  4. 陶晉生(2020)《宋代外交史》新北:聯經。
  5. 葛雅萍(2015)<王銍《默記》的文史成就及其思想價值>《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38(7),19-21
  6. 程斌(n.d.)<李銘漢及《續通鑒紀事本末》研究> 手機知網 Retrieved August 7, 2022, from 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742-1013141931.nh.html

[1] 《續通鑑紀事本末》由清末歷史學家李銘漢父子所編,主要記載北宋至元代的歷史,一定程度上了填補了宋、遼、金、元時期的史料空白(程斌,n.d.)。

[2] 講者引用了《續資治通鑑》對陳橋兵變的記載,史學界對宋太祖在陳橋兵變中的角色有爭議。

[3] 《默記》記載汴京朝野雜事,記事態度客觀。書中有正史不便記載的內容,又記錄不少帝王不欲為人所知的內容,補充正史的不足(葛雅萍,2015)。

[4] 《楊家將》以楊業在內楊家將領的事跡為藍本。《續資治通鑑》中對楊業在陳家谷一役的記載不合比例地長。齊先生推測,這與《楊家將》、《楊門女將》的民間傳說流行有關。

[5] 《資治通鑑》內有一百八十六篇論,其中有一百零二篇以「臣光曰」開頭,是司馬光自己對史事的評論,所論述的多為治亂之機、為君之道、事君之道等。(柴德賡,1981)。

[6] 洪先生提到,宋遣使到金需要由山東登州出發,經海路到遼寧。北宋第二次派人出訪金時(公元1119年),使者僅交給金國登州地方與遼寧地方交往的牒文,惹金人不滿。

[7] 時任宰相「史彌遠」亦是主和派,不過後來改變主張,決定停止支付歲幣(陶晉生,2020)。